返回第一章 前奏(1 / 2)水之纹首页

这本书是一个短篇小说,大概60万字结束。希望大家喜欢,多提意见。

2219年

萧玉从梦中醒来后发现自己变了,但是具体哪里变了她也说不清楚,明明家还是那个家,窗帘还是那个窗帘,可她就是觉得,有什么不一样了,她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想了想,好像又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许是自己最近工作累了,有点疑神疑鬼了。

拉开窗帘,看着窗外飞来飞去的人们,她突然感到有点害怕,怕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人突然闯进来,当然,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住宅区附近200米内,所有飞行器都飞不起来,只能在地上走,这是为了保证安全,所有玻璃都是超级碳化过,普通爆炸都不一定能震碎,这还是普通人的居住地。

萧玉笑了笑,“最近真的是压力大了,该找个时间休息一下了。”随即从茶几上拿起通讯手环戴了起来,她想找个人陪她出去,电话接通了,耳边传来朋友的抱怨声,“唉,要你换个智能芯片你不同意,还要带个手环……我这是为你做了多大牺牲啊……”

萧玉已经习惯了她的抱怨,“老地方?”还不等她开口,西南已经开口问了,不愧是这么多年的死党,萧玉嗯了一声,回了她下午2点见,在这之前她得把家里收拾一下,虽然不是很乱。

她刚搬进来没多久,家具不多,装修也简单,衣服什么的还没有开始买,最近过的是有点颓废啊,萧玉这么想着,手习惯性的摸了摸旁边的睡篮,平常这里都睡着一对猫,说一对也不是一对,因为两只都是公的,颜色一黑一白,被西南笑称为“黑白无常”。收养它们是个意外,萧玉是个怕麻烦的人,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何况两只刚出生的小猫,当时脑子一热,就抱回家了,好在他们特别乖,几乎不用她操心,这也是她能养到现在的原因之一。

“小白?”手感不对,也没有回应,“小黑?”跑出去玩了吗,萧玉自言自语,连小猫都要出去玩,果然不能宅在家里。

以最快的速度收拾了一下整个家后,萧玉领着一袋垃圾下楼了,她需要买点吃的和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以及寻找一下灵感。

刚出门就看见对面也在搬家,看来是有新邻居了,萧玉并不在意,她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转而进了电梯,这时她的通讯手环响了起来,萧玉皱了皱眉头,这个号码不认识,应该是广告吧,她直接挂断了,虽说现在很少有广告骚扰,但是不代表没有,虽然国家已经禁止,但是有人针对他们这类不用新型智能手环的设置了骗局,无非就是那几样,她已经习以为常而且懒得搭理。

萧玉坐在路边的石凳上,嘴里咬着吸管,路旁的树上的叶子已经开始泛黄,路边落下了不少。已经是秋天了啊!。这时她的胃开始隐隐做疼,她放下手里的豆浆,大拇指摁着胃,试图使自己舒服点,却没什么用,“还是回家吧!”她站起来一口气喝完了豆浆,顺手把空杯子扔进了刚走到她身边的清洁小车里,这种车每天都在固定航线里面来回巡逻清洁,一个城市里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清洁小车,也是一种不一样的风景,它们车身上的感应器感应到里面垃圾满了以后就会发信号给大号运送车过来转移走,已经不用人工扫地了。

很方便,但是萧玉确没有买一个机器人管家的念头,她一直都是自己收拾。

萧玉刚走出电梯就看见有人在她家门口等着,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人家已经看见她了,“萧玉小姐是吗?”

“不是。”

“呵呵,说笑了。”和她说话的是一个像是40多岁的中年人,眼角上扬,脸部线条比较分明,说话的时候还有两个微微的酒窝,看起来不是什么坏人,“我们是警察,来和你了解一点情况。”说话间已经把他的证件递给了萧玉。

萧玉看了一眼,石慕君,55?看起来不像,心里腹诽着,“请进来吧!”

“我就不进去了,我还有点事,我在下面等。”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男生突然开口,并且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萧玉知道他这是有事不方便说,旁边石慕君已经进去了,萧玉干脆开着门,这样方便些。

“你弟弟失踪了。”还没有等萧玉倒完茶,石慕君已经把他的来意说了。听了这话,萧玉一愣,“他又不是小孩子了,也许去哪里旅游也一定啊?”

“我们去他家看过了,被翻的乱七八糟,却没有任何其他人的指纹和鞋印留下,看样子是有预谋的,请问你们有得罪什么人吗?”

“你是说他可能被绑架了?”萧玉觉得不可思议。

“不排除这个可能。”

“是谁报的案?”

“最近他有没有打电话给你?”萧玉和石慕君同时问对方。

萧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抱歉,没有,我们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说完拿起杯子抿了一口水。

“据我调查,你们前两天还有过通话。”石慕君笑了,“这个都有记录的。”

“如果我没有失忆的话,我肯定没有接到过他的电话。”萧玉在脑子里快速回忆了一下,确定自己没有遗忘什么,她看着石慕君的眼睛,“这个没有好撒谎的,石警官不信我可以给你看通讯记录。”

“好,麻烦了。”石慕君接过并且认真查看了起来。看着警官渐渐凝重的表情,萧玉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有什么问题吗?”萧玉心里默默猜测着各种可能性。

“萧小姐平常都用这个通讯手环吗?”

“是的,我不喜欢新型手环的360投影和记录功能。”萧玉看了一眼石慕君的左手,“石警官也一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