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7风雪洗礼(2 / 2)明末,民女逃灾录首页

面对特使的质疑与侮辱,嬴庸脸色铁青,压抑着胸中的怒火,一字一句地回应道:

“我薛某人在此立誓,定会荡平叛乱,不破草莽,誓不罢休!

至于花枝之事,那是我军的疏漏,但绝非无法弥补之过。阁下若不相信我的能力,尽管上报雍王,我自有办法让事实证明一切。”

然而,特使却越发嚣张,拿出花枝叛逃之事作为攻击武器,冷嘲热讽,言语间极尽羞辱。

这无疑是往嬴庸心头捅了一刀,长期积压的屈辱与愤慨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他的眼神瞬间凌厉如鹰,完全无视了对方身为朝廷特使的身份,一时热血上涌,不顾一切地朝着特使冲去,挥动拳头,欲以武力宣泄心中的不忿。

四周的部将们见状大惊失色,纷纷上前阻拦,几个亲兵更是拼力拉住了统帅,担心事态进一步恶化,影响到整个战局与军队士气。

在一阵混乱之后,统帅终究被手下强行拉开,但那股恨意与决心却在他眼中燃烧得更加炽烈,仿佛在告诉所有人,他定要以实际行动洗刷这份耻辱,彻底荡涤叛军,以证自身之能。

--

嬴庸的脸庞因愤怒而扭曲,他瞪视着跌倒在地、满脸是血的特使,语气低沉而狠辣:

“你现在就给我滚回长安去,若是胆敢在雍王面前提及此事半个字,或者对我有任何诋毁,哪怕我身败名裂,家财散尽,也必会在暗夜之中找到你,亲手清理门户!”

说完这话,统帅的双眸犹如两团燃烧的火焰,充满了无尽的决心与威慑。

周围的下属们皆瞠目结舌,他们深知自家统帅素来以智勇双全、冷静沉稳著称,此番竟说出如此决绝的话语,显然已是在极度激愤之下失去了常态。

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满是对未来局势的担忧与不安,却又不敢有丝毫表露,只能默默地站在一旁,等待统帅情绪稍作平息。

副官眼见形势紧迫,深感如果统帅继续这般意气用事,恐怕会招致长安朝廷的严惩,甚至可能牵连整个潼关军队的命运。

为了大局着想,还是硬着头皮找到了统帅的小儿子,那个平时虽有些叛逆,却深得统帅宠爱的年轻人。

副官语重心长地向小儿子陈述利害关系,恳求他能劝导其父回归理性,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然而,出乎副官意料的是,小儿子听闻此事后,非但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忧虑,反而冷哼一声,脸上流露出对副官一贯的不屑。他直言道:

“父亲大人所做的决定自有他的道理,身为儿子,我自当信任并支持。

至于你,副官大人,我一直觉得你对我父亲多有掣肘,今天的事情在我看来并无不当,因此恕我不能帮你。”

副官铁青着脸,面对着那位轻狂傲慢的小儿子,他的眼神如同寒冰般冷冽。

他知道小儿子私下里对家族收养的花枝出言不逊,甚至行为恶劣至极,此事一旦传到统帅耳中,后果不堪设想。

“你可知道,”

副官沉声警告:

“你之前对待花枝的侮辱行为,若被你父亲得知,他绝不会坐视不管。你以为仅仅是剥夺你刚刚得来的指挥权那么简单吗?

哼,到时候,只怕他会因为你的忤逆和无德之举,而怒火中烧,即便他是最疼爱你的父亲,也可能会做出让你悔之不及的决定。

说不定真会把你这个不孝子生生地教训得连骨髓都要颤抖!”

这句话宛如雷霆一击,瞬间让原本还满不在乎的小儿子脸色苍白,心中泛起无法掩饰的恐慌。

他知道父亲虽然平日里慈祥宽厚,但涉及家族荣誉与道义之时,其严厉程度无人能及。……

在那紧张而又充满疑云的时刻,小儿子闻讯后心绪如沸,疾步踏入父亲那庄严肃穆的军营之中。

他的眼中闪烁着焦急与决断,深知事态严重,首先稳住了父亲的情绪,以温和而坚定的语气对这位铁骨铮铮的老将进行了慰藉:

“父亲大人不要生气,有孩儿在这里,为您分忧解难。”

接下来,他不动声色地施展了一手巧妙的“借刀杀人”之计,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将话题引向了那位副官。

“您还记得前几日副官未经您的许可,擅自将那个花枝带入军营的事情吗?

正是因为他的擅自行动,违反了军令,才导致今日这意想不到的疏漏,让花枝有机可乘,逃离了我们的视线。”

小儿子的话语掷地有声,每一字每一句都在挑拨父亲对副官的责任。

这一招果然奏效,不仅暂时缓解了父亲面临的压力,也让在场的所有军官将领们开始重新审视这次花枝逃脱事件背后真正的原因所在。

--

在广袤无垠的边陲之地,刘兆看着脚下的一切。

草莽军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厄。因连番征战与敌人的追击,他们不断地辗转迁徙,宝贵的物资如同沙漏中的沙粒一般急剧减少。

尤其是维持生存之本的粮食供应,已然陷入了极其严峻的局面。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有一个下属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凝重的目光里满是对军团未来的深深忧虑。

他沉声道:

“将军,如今我们面临粮草匮乏的危机,再这样下去,整个军团恐怕将无法支撑太久。

我建议,为了保存实力,我们暂时舍弃一部分无法参与战斗的老弱病残及那些没有战斗力的平民百姓。

此非无情,实乃权宜之策,只有确保核心力量得以保留,才能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为我们争取到一线生机。”

刘兆听罢,面露痛苦却又深思熟虑的神情,他知道这是战场上难以避免的残酷选择,关乎着整个军团的命运乃至数万将士与民众的生死。

然而,他又何尝愿意背负这样的重担,但他同样清楚,作为领袖,他必须做出最有利于整体存续的决策……

刘兆摇摇头,拒绝了这一看似理性的提议,他深知,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无比珍贵的。

他眼神坚定地审视了周围的几位小队长,他们的赞同之声虽强烈,却无法动摇刘兆心中的信念。

“我理解你们的担忧。”

刘兆语重心长地说:

“但我始终坚信,我们的军团不仅仅是战士们的军团,更是每一个跟随我们的人的家园。

哪怕是最无力抵抗的老人、病人、孩童,他们也是我们守护的对象,而非负担。我不能容忍因为现实的严酷而轻易抛弃他们。”

话音未落,刘兆看着项伦,果断做出了另一个决定:

“兄弟,你的策略眼光独到,这次我命你即刻前往前方探查敌情,寻找可能的食物来源与突围之路。

我希望你能找到一种既可以保全所有生命,又能让我们摆脱困境的方法。记住,我们的使命不仅在于战胜敌人,更在于守护好每一份微弱的希望。”

于是,项伦带着刘兆的信任与期待,踏上了充满未知与挑战的侦察之旅,而草莽军团则继续艰难前行,坚守着那份超越战争本身的道义与责任。

--

正当军队在一处隐蔽的山谷中短暂休整之际,刘兆的目光无意间落在了一名新加入不久的女子身上。

这名新人虽然外表朴实无华,但其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似乎比普通的灾民更多了几分贵族气质。

在闲谈中,当那名女子开口自报家门,声称自己是雍州人士,名字叫花枝,刘兆心中陡然一紧。

近期战局波诡云谲,,双方势力犬牙交错,局势尤为复杂。

刘兆迅速联想到,这位来自雍州的女子很可能不是偶然加入,而是嬴庸精心安插的一枚棋子。

刘兆不动声色,暗中观察这个女子的言行举止,试图从他的日常行为中寻找蛛丝马迹。

他知道,在战场上,情报的准确性往往决定着一场战役的胜负,任何一个细微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军队陷入绝境。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刘兆安排了一场针对女子的秘密审讯,希望通过审讯来查清这名新人的真实身份和忠诚度。

在紧张而凝重的审讯室中,刘兆目光如炬,直视着被怀疑为奸细的女子。

尽管一旁的李傲雪心怀慈悲,不断恳求将军看在这位新人年少,且身为女子的身份上,应当以保护为主而非严苛逼问。

但刘兆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知道战场之上容不得半点妇人之仁。

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无论是她身上那份超乎常人的冷静,还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洞察力,都在告诉刘兆,她的背景绝不简单。

即使她可能只是受人利用,但她若真是敌方统帅布下的棋子,那么对于己方来说,就是一个潜藏的巨大威胁。

“我知道你的忧虑,”

刘兆对李傲雪说道:

“但是,我们必须确保每一个接近我们的人都是可靠的。

如果她真的是无辜的,我们会保护她;但如果她是敌人派来的,那我们的兄弟们就有可能因为这份怜悯付出生命的代价。”

刘兆没有选择立即逼供,而是采取了更为巧妙的方式,试图通过心理交锋和深入了解,揭示真相。

当花枝含泪诉说出她曾遭受嬴庸小儿子的欺凌与侮辱,被迫离家出走,无奈之下混入灾民大军求生时,刘兆的心弦被深深地触动了。

他回想起自己的妻子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当年,她也是从权贵的压迫中逃脱,历经艰辛才与他相遇并一同走过了无数风雨。

此刻,刘兆的目光不再冷硬,转而充满了理解和同情。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往往铸就了他们的坚韧与勇气。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做出了决定——他不能让过去的悲剧再在眼前重演,即使是面对疑云密布的情况,也要给那些无辜之人一个机会。

于是,在这个充满抉择的时刻,刘兆终究选择了宽恕。

他下令停止对花枝的逼问,转而将其保护起来,并着手调查嬴庸小儿子的所作所为。

他的这一举动让花枝感到了久违的温暖与安全。

审讯室里的紧张气氛随着刘兆的话语松弛下来,一旁的项伦显然对此判决持有异议。

他紧盯着刚刚接受审讯的花枝,眼神中满是对她的不信任和对将军决定的质疑。

“我不相信他。”

项伦皱着眉头强调,语气中透露出他对刘兆过于仁慈做法的担忧:

“如果就这样轻易放过,万一他是敌方派来的奸细,岂不是自找麻烦?”

然而,刘兆的表情并未因项伦的质疑而有所动摇,他目光坚毅,回应道:

“傲雪姑娘刚刚所说在理,我们不能因为他人的不幸遭遇就加以怀疑,更不能因此而拒绝对方求助的手。在这个乱世之中,每一个需要庇护的生命都值得尊重。”

项伦听罢,嘴角扬起一丝苦涩的笑容,略带讽刺地补充道:

“好吧,既然如此,那么他现在是自由了,可以跟我们一起在这艰苦的日子里挨饿受冻了。但愿您的慈悲之心不会成为我们的负担。”

他的话语虽然带着责备之意,但又不得不承认,刘兆的胸怀确实让人无法反驳。

--

夜幕降临,篝火在营地中央熊熊燃烧,映照得众人脸庞忽明忽暗。

项伦趁着晚餐时分,兴奋地向刘兆报告了他的新发现:

“将军,我在前方几十里外探查到一个小规模的地主庄园,那里的物资产量惊人——牛羊成群,粮食堆积如山,足够我们军队补给一段时间了。”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狡黠与坚定的光芒,显然已经盘算好了一切:

“我打算今晚亲自带领一支精干队伍去那个庄园收集物资,只要行动迅速且隐蔽,不仅能补充军需,还能尽量避免惊动附近的敌人。”

刘兆听完后,沉思片刻,他深知眼前的局势艰难,每一项决策都关乎全军的生死存亡。

不过,他也清楚项伦素来智勇双全,此次主动请缨一定是自信十足。

“兄弟,此事关系重大,你既有此胆识和谋略,我自当支持。”

刘兆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低沉有力:

“但务必确保行动安全,不可轻敌冒进。事成之后,全军上下都会感激你的贡献。”

于是,在这寒冷的夜晚,项伦率领精心挑选的一队士兵,踏上了前往地主庄园的秘密之旅,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物资,更是整个军队生存下去的希望。

--

三更时分,月色朦胧,草莽军团犹如暗夜中的猎豹,悄无声息却又迅疾如风,精准地锁定了隐藏在山谷深处的那座巍峨壮观的地主庄园。

这不仅是他们战略上的一个重要目标,更是他们在艰难困苦中最后一次集结力量,共同进发的象征。

在这座庄严肃穆而又富饶无比的地主庄园内,军团成员们如同雷霆之势席卷而入,凭借着高昂的士气与无畏的勇气迅速将其占领。

庄园内的粮食储备、武器装备以及诸多战略资源极大地充实了草莽军团的力量,为他们接下来的抗争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个时候,刘兆走到项伦的身边,给项伦递了一杯酒,问项伦:如果你是统帅,你接下来会带着这支队伍怎么做?

项伦面对刘兆抛出的问题,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而决绝的光,仿佛一切都在他的计算之中。他微微一笑,神情淡定地说:

“若我是统帅,我会利用时间差和地理优势,选择在天亮之后率领军队穿越空壳岭。那地方道路崎岖险峻,正是我们避开敌人正面冲突的理想之地。”

他接着阐述自己的战略构想:

“然后前往秦岭。一旦抵达秦岭脚下,我会下令让军队分散撤离,各自隐匿于雍州那连绵不尽的秦岭深山之中。

要知道,即便雍州的那两支军团实力雄厚,也无法在这般广袤复杂的山区内实施大规模的追击和围剿。

这样一来,我们既能保存实力,又能分化敌人的注意力,各个击破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这个计划看似弃甲曳兵,实则是避实击虚,灵活运用地形,最大化地保存了军队的生命力,同时也体现了项伦对于战局独到而深刻的理解。

项伦感受到周围骤然紧张的气氛,尤其是那些质疑的眼神和激动的情绪,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坚毅而又充满悲悯,回应道:

“诸位,请听我细说。我知道解散军队这一决定,在座各位定然难以接受,甚至觉得是对牺牲袍泽的背叛。

但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保全和延续。”

他扫视着众人,语气低沉却富有力量:

“牺牲的意义在于点燃反抗的火种,而非死守阵地直至覆灭。

如今草莽军团面临的不仅是眼前的追兵,更是整个北魏国朝廷的碾压。

如果我们硬碰硬,只会加速我们的灭亡,无法真正改变豫州同胞们的命运。”

“在秦岭深山分散开来,并非彻底放弃抵抗,而是采取更加灵活机动的方式,化整为零,潜伏暗处,如同星星之火,等待燎原之机。

我们必须学会忍耐与蛰伏,只有活下去,才能在未来找到反击的机会,也才有可能真正拯救豫州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至于反叛者的烙印,确实无法抹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停止斗争,相反,它将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

只要心中信念不灭,哪怕天涯海角,也能重新集结,重振旗鼓。我们要做的是智慧的抗争,而非盲目赴死。”

通过这样的解释,项伦试图平息众怒,引导大家理解他的长远考虑和战略意图。

尽管这需要极高的信任和团结,但他坚信唯有如此,草莽军团才能真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终有一日能够推翻暴政,解救豫州同胞于苦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