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赤铜在何充手中越锻越小,从一个成年人拳头大小,逐渐缩小到不足儿童拳头大。
第一个孔洞即将亮起,何充却发觉一个问题:
若是他第一个亮起的是小型洞口,那他岂不是来不及了。
要知晓,将拳头大矿石,锻造至只有半个鸡蛋大小,即便再快、锻造术再精湛,也得五息以上时间。
显然,在场各位都考虑到相似问题、此刻各有所忧。
所幸、头一个亮起的,是大洞。
何充第一时间,定睛瞄准角度,随后将铁锤一敲,手中赤铜“唰”地飞出,直奔洞口。
一时间,漫天矿石纷飞、鲜有人能辨别究竟哪个是自己的。
多数石块砸在墙上,随后消失踪影,被幻境自动清理;
而那漫天飞雨中,有一块赤红飞石,精准命中洞口,夺得第一个5分。
何充浅浅一笑,他听见了得分提示。
然而很明显,能笑出来的,只有他一人。
耳边立马传来众人抱怨之声。
在第一次抢夺中,何充也发现了几个问题:
1.自己在将矿石打出之前,先费时瞄准角度,自己并不是第一个将矿石打出的人;
2.有数个石块在空中相撞、彼此弹开,怎样避免这个问题;
3.不同站位距离孔洞的远近也不同,如何保持优势;
4.有些角度的孔洞与自己侧斜,直线打几乎不可能打进去,如何解决。
这一想,这最后一关还真是水深得很。
绝不仅仅是考验锻造水平那么简单。
何充的站位是中间偏右。
当孔洞在中间及右侧亮起时,于他有利。
而在墙壁左侧亮起时,几乎不可能打进。
这一相较之下、洞口的远近反而不是问题,这只需调整力度,就能控制。
为避免后期力竭;距离近的孔洞少用些力、而远的则多用些力。
很快,第二次孔洞亮起。
先前是中间偏左的大洞、这次是中间偏右的大洞、何充充分把握优势。
一击命中。
两次得分。
一旁的王炳阳咬牙切齿,他已经连续两次失利。
他虽已学习大锻造术,但是他的手法尚未成熟。
他也意识到了何充相同的问题,若是亮起的乃小洞,他根本来不及打造那么小的矿石。
况且大锻造术还有一个弊端:对体力要求更高。
它的能量消耗在小锻造术之上,这不停歇地锻造;十息一个、共一百轮,这加起来就是一千息时间,对体力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第三次孔洞亮起,这次是在墙壁左侧的死角上。
何充与王炳阳二人心中顿时一凛,暗道不妙。
但二人还是把矿石打了出去。
最终得分的并非左侧那群近水楼台的人、而是王炳阳。
当听得分提示的一刹那,王炳阳也是一愣。
而何充却看得一清二楚。
当众多矿山挤在洞口前那一刻,有一块本该不能进的矿石,与其他矿石产生碰撞,临时改变飞行路线,被送进了洞内。
这就是把矿石打进死角的秘诀吗?
看来,先前观察到的问题中,第二点与第四点可以相互作用。
只是此法难以掌控,运气多于实力。
对此何充并无太多信心,能靠碰撞得分。
洞口一个接一个亮起,已经过去了四十多轮,比赛走过一半。
突然,王福兴右侧那人主动捏碎平安符,传送离开。
何充有印象,就是先前大声抱怨一个都没打进的人。
一旦撕开第一条裂口,便足以动摇人心。
又几轮过后,三人主动离开。
别看在场二十多人,且过了五十轮比试、但得分的只有那寥寥几人。
大多数人,都成了陪衬。
最终逐渐丧失信心,挨个退场。
至于王福兴,他干脆灭了火炉,坐在顶端观赛;对此何充也是讶异。
论心态,怕是学宫内没几个人能比得过他了。
有那么几次,何充依靠碰撞进了死角的洞,拿到分数。
他发现,若是死角内亮起的是大洞,撞进的概率大幅增加。
若是小洞,很可能全军覆没,十息内无一人打中,一轮分数被浪费。
待到六十轮、七十轮,离开赛场的人愈发多;最后,原本二十多人,只剩下十来人。
这其中,王炳阳及他的跟班们就占了八人,还有一个摆烂的王福兴。
眼看人走得差不多,王炳阳一边抡锤,一边对何充喊话:
“何兄,我看,现如今这赛场上能站到最后的,也就我二人了,不妨,我们来比试比试如何。看着最后三十轮,我们孰强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