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笑道:“如果真要论起来啊,你与我那舅哥还是同宗呢,他就是荣国公的孙子,大舅哥现为一等将军,名赦,二舅哥,名政,现任工部员外郎,他为人谦恭厚道,有祖父的风范,不是那种浅薄的官员,
所以我才写信麻烦他周旋的,要不然,岂不是玷污了先生你的清誉。我肯定不会这么做的。”
……
贾雨村听了,心道,果然如昨天冷子兴所说的那样,于是又跟林如海道谢。
林如海接着跟贾雨村说道:“我这边已经定了下个月初二,就让小女入京,不知道你这边是否能同行,如果同行岂不是更方便吗?”
贾雨村听了,心里更加高兴了,连连答应,
林如海也安排人员,准备给贾家带的礼物等,还准备了送行的事,贾雨村都听从林如海的安排。
……
林黛玉的病才痊愈,不舍得离开家离开父亲,但是外祖母(贾母)执意要她去,
而且自己的父亲也说:“你的父亲我已经年过半百了,也不想再娶了,你又体弱多病,年纪又还小,
在家里上面又没有长辈照顾教导,下面又没有兄弟姐妹相互扶持,
现在你外祖母让你过去,她和舅舅以及表兄弟表姐妹都可以照顾你,我也不会太过担忧你了,你怎么不愿意去呢?”
林黛玉听了,只好流泪告别父亲,随着奶娘以及荣国府过来的几个老仆妇一起登船上京了,
而贾雨村也登上了另一条船,带着两个小童,和林黛玉一起出发去京城。
……
很快,林黛玉一行人就到京城了,贾雨村收拾一番,带着小童,拿着宗侄名帖,来到了荣国府。
(宗侄:同一个姓的小一辈,名贴:相当于名片,上面写明自己的姓名、籍贯、官职、爵位)
贾政不久前就已经收到了林如海寄过来的信了,知道贾雨村会来拜访,
这会,听下人说贾雨村到访,就赶紧把人请了进来,见那贾雨村长得相貌堂堂,身材魁梧,言谈有度,
而这贾政最喜欢读书人,礼贤下士,乐于助人,很有其祖父的风范,更何况还是妹夫推荐的,对贾雨村就更加优待了。
所以在朝中更是极力为贾雨村走动,没几天,就轻轻松松为贾雨村谋得了一个复职的空缺了,
左右不过两个月,金陵城的应天府的职位空了出来,贾雨村便补上了这个空缺,去应天府做知府去了。
得了这空缺,贾雨村辞别贾政后,选了个日子就上任去了。
……
且说林黛玉,那天到了京城,船才靠岸,便有荣国府的人抬着轿子早早等在岸边了,还有一些准备拉行李的车辆,
林黛玉在家的时候,常常听自己的母亲说起过外祖家与别家不同,这几天,又看着那几个来接自己的仆妇,吃穿用度,样样不凡,更何况现在到了外祖家呢。
因此更是小心翼翼,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生怕哪里出了错,惹人笑话,被人耻笑。
……
林黛玉上了轿,进了城中,从纱窗向外看了几眼,这里的街市繁华,人来人往,京城就是京城,是其它省市不能比的。
就这样行了半天,忽然看到街北有一处大门前有两个大石狮子,三扇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几个衣着华丽的人,
正门并没有打开,只有东西两个角门,有人进进出出,正门上方有一个匾,匾上写着“敕造宁国府”(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五个大字。
黛玉心里明了,这应该就是外祖家的长房了,
……
轿子还一直往西去,没多远,又看到了三扇大门,这是荣国府,轿子没有从正门进去,而是从西边的角门进去了,
轿夫抬着轿子又走了一段路,将要转弯的时候,便放下了轿子退了出去,
后面的婆子也都下了轿,赶了上来,又换了三四个衣着整齐的十七八岁的小厮,抬起轿子走了,那几个婆子没有再坐轿子,而是步行跟随,
一直来到一座垂花门前才停了下来,几个小厮也退了下去,几个婆子上前打开轿帘,扶着黛玉下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