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4章 南京保卫战开始(1 / 2)抗战之烽火众英雄首页

小王手里的地雷是国产的大肚子西瓜雷,采用拉发引信,不过因为生产工艺原因,兵工厂做出来的东西公差各异,标准不统一,导致废品率极高,有些地雷是真的存在安全隐患的。

这样的东西也不怪国军工兵嫌弃它。

话说国府在组建的德械师的时候,为什么不买点弹跳贝蒂回来,那东西可是杀伤步兵的利器啊。

当然,那种人一踩就炸的触发式圆盘雷国军也有,不过那些都是国府高价从英国进口的产品,属于真正的军用品,要严加看管的,除非战时有军事主官的批条否则谁也领不出来。

国军教授的地雷战术很传统,就是在地面上以一个基准点设定好间隔距离进行延伸扩散,雷场密度根据战术需求和实际情况由布置者自己决定,一般都会做书面上的记录防止事后遗忘,这样做死板又缺乏灵活性,容易让敌人破解,但方便后续回收。

这样的地雷布置最多也就是起到个迟滞作用,无法给敌人以重大杀伤,这不是小王想要的效果。

他想要的自然是像地雷战里演的那样,根据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目的设置不同种类的引爆方式,让鬼子防不胜防,给敌造成明显的杀伤。

然而想做到这一点,光靠脑子想可不够,虽然军教片里说明了布雷的原理,但始终跟现实具有一定出入,还需要自己亲自动手一次又一次的去试,实践方案的可行性,在本子上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慢慢的将理论化为现实。

当然做实验的安全性还是有保证的,小王用来实验的地雷都是事先倒空火药的东西,不会出现操作不当把小王炸死的事情。

进展结果还算顺利吧,像踏雷、拉雷和绊雷这些较为简单的手法很容易就能掌握,他目前测试的是能制造空爆的子母雷,能响成一串的连环类和效果类似阔剑的碎石雷。

实验到这里算是小王布雷大计遇到了第一个难关,这三种雷都能用,但各有问题,子母雷控制不好手榴弹的高度和范围,连环雷故障率太高,碎石雷把握不住方向,反正都跟小王的理想效果有差距,当然也可能是小王的要求过高了。

至于剩下的头发丝雷.化学雷和蝎子雷,因为暂时用不上,小王也就没在它们身上耽误工夫。

包括军教片里其他的地雷,如封锁公路的钉子雷,封锁树林的天雷,封锁河道的水雷,还有开门大吉雷、墙雷、箱子雷、洒坛雷、台阶雷、草筐子雷……这些电影里都没讲清楚是怎么布置的,小王就算想做,也暂时找不着门道。

毕竟时间紧任务重,小鬼子马上就要打上门来啦,索性先将这些花里胡哨的都放弃,专攻实用主义的地雷,剩下的以后有机会再说。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时间来到了1937年12月1日,在上海地区休整完毕的日军终于决定动手了,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作战命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

参战部队分别有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六、第十八、第一一四共八个师团加重藤支队和国崎支队约二十万兵力,从南北两个方向逼近国都。

这里有一个插曲,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兼上海派遣军司令官陆军大将松井石根,在日军正式进军后,也就是12月2日被免去了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的兼职,由昭和天皇的姑父,还是陆军中将的朝香宫鸠彦亲王担任,据小道消息传,这是天皇特意向日本内阁提出的,估计是外甥想给自己姑父蹭蹭功劳镀镀金的意思吧。

当然实际指挥的权利仍然在松井老鬼子手里就是了。

而中国方面,第36师、第87师、第88师、教导总队、第二军团、第66军、第74军、第83军、第103师、第112师加上一些要塞兵力、炮兵部队、宪兵部队和上海败退下来的一些零散杂牌组成的约15万人的南京防守兵力。

以上这些部队几乎各个带伤,哪怕是亲儿子的教导总队最后也只是勉强恢复到八成兵力,实际战斗力更是前所未有的说不准,没办法,这才过了几天啊,部队里之前没拿过枪的新兵太多了。

好在南京城高墙厚还有宽阔的护城河,周边还修建了大量的永备工事(大约有1700多座碉堡),都是钢筋混凝土的家伙,结实的很,这样的城市如果不能守,那天底下就没有能守的城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