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的历史其实起自三国时期,而晋朝的奠基者便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司马懿。公元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魏建立晋朝至公元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国号为宋,其间锁定了晋朝一百五十五年的历史,在这段历史舞台上活跃的第一主角就是人们熟悉的司马氏家族。晋朝的历史并不很长,其中又被后人分为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那么司马家族究竟是什么来头儿呢?
《晋书》开篇记载,司马氏的祖先出自高阳帝颛顼的后代重黎。颛顼是黄帝之孙,是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史记·楚世家》中记载重黎是高阳帝颛顼的曾孙,为帝喾高辛氏的火正。帝喾也是五帝之一,而火正是执掌火的官员,又名祝融。火旺于夏季,也称夏官祝融。重黎的后代在尧、舜、夏、商时期一直担任司火的官员,所以有人说司马氏的祖先是玩火的。到了周宣王时,重黎的后人程伯休父官至大司马,执掌国家军队并赞辅国政。司马这一官职最早设立于商朝,掌军政,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后程伯休父率兵随周宣王一起征伐东南的淮夷部落,攻克了徐方之地(今山东滕州东南),因功受封伯爵,封地在程邑(今河南洛阳以东,也有说今陕西咸阳以东)。程伯休父字休父,为程国国君,享伯爵爵位,其名由此而来。周宣王为了表彰程伯休父的功绩,便以其担任的官职赐姓司马氏,这样程伯休父的后代一部分以官职司马为姓,还有一部分以封邑程为姓,也就是说姓司马的和姓程的拥有共同的得姓始祖,比如三国时期曹魏的著名人物司马懿和程昱就是本家。一直到了秦末汉初,有赵将司马卬追随项羽攻灭秦国,占据河内后因功受封殷王,其封地就在河内(今河南西北),从此这一支司马氏及其后人便世代居住于河内地区。至东汉安帝时,有司马卬的八世孙司马钧出任代理征西将军,于公元115年秋率兵攻打起义反叛的羌族先零部落。司马钧一路高歌猛进攻占了丁奚城(今宁夏灵武南),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义军将领杜季贡假装战败逃走,司马钧便命令手下收割羌人的庄稼。将领仲光等人却不听司马钧的调度,统领部队分散深入到羌人地区,结果被设下埋伏的杜季贡拦腰截击。司马钧得知消息后,因懊恼仲光等不听指挥便不去救援,最终汉军死伤三千多人,仲光等人也全部战死。司马钧见形势不妙,只得狼狈逃回。后朝廷追究其罪责,司马钧自杀。司马钧有子司马量,官至豫章太守。司马量有子司马儁,官至颍川太守。司马儁有子司马防,官至京兆尹。京兆尹负责管理京畿地区的各项事务并有参与国家政务的权力,与右扶风、左冯翊合称三辅,即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行政长官。三辅的级别大致相当于郡太守,属二千石以上的中高级官员。司马防性格耿直公正,颇有威仪。司马防有子八人,即时人所称司马“八达”,因为司马防这八个儿子的字中都有一个“达”字,比如长子司马朗,字伯达;二子司马懿,字仲达;三子司马孚,字叔达,等等。司马防当年任汉朝尚书右丞时曾举荐曹操出任洛阳北部尉,相当于洛阳北部地区的一名公安局长。曹操称魏王后请司马防到邺城(今河北临漳县)一同欢饮,席间就问司马防说:“我今日还能做北部尉吗?”司马防答:“以前举荐大王时是适合做北部尉的。”曹操听后哈哈大笑。司马防对曹操即坚持了原则,也表示出逢迎之意。但司马防对待儿子们的教育始终很严格,即使儿子弱冠成人后,也要求他们要做到,没有招呼进来的不要进来,没有让坐下的不要坐下,没有被问到时不要乱讲话。司马家的儿子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其中就包括次子司马懿。
公元179年,司马懿出生在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西),司马家从祖上司马卬定居此地至今已历十二代,在温县当地是典型的世家大族。司马懿出生五年后爆发了东汉末年著名的黄巾大起义,可以说司马懿实在是生逢乱世。司马懿从小便显出聪明有谋略,且学问广博,见识丰富,对儒家思想十分尊崇。同样出身河内的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闻名,见到少年司马懿后便觉得此人非同寻常。时任曹魏尚书的清河人崔琰也曾对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说:“你这个弟弟聪明诚信,处事高明公允,为人刚毅且做事果断,这可不是你能比的呀。”可见司马懿少年时期就是一个聪明好学、果敢刚毅之人,这对司马懿后来的人生道路是有相当影响的。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河内郡推举司马懿为上计掾。上计掾负责将郡内的人口、钱粮、刑讼等事项整理成册,每年向朝廷报告,这应该是一份郡办公室的工作。曹操此时正任职司空,司空一职由御史大夫演化而来,掌基建、刑名、监察等事务,与太尉、司徒合称三公。曹操对司马“八达”早有耳闻,一听司马懿是司马家的儿子,就想征召司马懿来司空府做事。可司马懿觉得汉室已经衰微,不愿屈从曹操为其做事,便以自己患了风湿痛,行动不便为由推脱拒绝征召。可曹操是何等人物?这种耍小聪明的伎俩岂能逃过曹操的眼睛?之前郡里还推举司马懿为上计掾,怎么到了曹操这儿又整出个风湿痛呢?曹操根本不信,连夜派人前往温县打探情况,司马懿见曹操较起真儿来,干脆赖在床上不起来了。使者见司马懿就这么在床上躺着,估计为了表演得更真实一些,司马懿很有可能当着使者的面在床上解个手什么的,把个使者恶心一番,使者只得回去如实复命了。前些年热播的电视剧《军师联盟》中,描述司马懿为了逃避曹操的征召不惜把自己的双腿压断,这看上去实在有些血腥。不过以司马懿的性格,这种事也未必做不出来。总之,司马懿是那种为了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理念不惜采取一切手段之人,甚至不惜作践自己以达到目的,足见司马懿隐忍的个性绝非常人。可曹操更非常人,等到曹操做了丞相后又征召司马懿任职丞相府文学掾,也就是主管文化教育的官员。这次曹操不再客气,对使者说:“那个司马懿若再唧唧歪歪,就把他拿下。”司马懿这下傻眼了,只得乖乖就范。真不明白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把司马懿拿在手心里?难道就因为司马懿之前和曹操耍心眼儿,曹操一定要把面子找回来?曹操可是枭雄,不应该计较这种无关痛痒的面子吧。因为当时像司马懿这样有名声、有才气的青年才俊还有很多,为什么一定要是司马懿呢?历史有时候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曹操征辟司马懿进了京师相府,成了自己身边的人,曹操也许没觉得有什么,但对司马懿来说便开始走上仕途,而且第一步就迈入了曹操这个权力中心,尽管还是在权力中心的边缘,但以司马懿的心智,从此便在权力的漩涡中浸染,从而将自己渐渐打磨出一副面对各种权力角斗时的不败之身。曹操如果知道四十年后司马懿的所作所为,会后悔今天的征召吗?
司马懿之后转任丞相府东曹属,东曹负责二千石官员的升迁任免,东曹掾为正职,东曹属为副职。司马懿相当于是相府人事处的副处长了,司马副处长虽是副职,但相府东曹的位置实在重要,关系到多少官吏的前途命运,可见此时的司马懿已经有一定的权力了。后来司马懿又担任相府主簿,负责丞相府的公文信函及文书往来,相当于丞相身边的秘书,这个秘书是可以了解丞相及相府的核心机密的。司马懿似乎越来越贴近曹操,但这还不是司马懿最大的收获。司马懿真正的机缘是遇到了一位贵人,即曹操的儿子曹丕。当时的司马懿看似仕途越走越顺,但在曹操身边既是机会也有风险,以曹操多疑的性格,加上司马懿以前还和曹操耍过滑头,可以想见,曹操是不会对司马懿委以重任的,司马懿最好的结局可能就是做到相当级别的高官,但也不会有什么实权。前提还是司马懿要能好好得活下来,因为曹操杀人据说没什么理由,尤其是对身边之人。司马懿自从进到相府后,与曹丕混的却越发熟络,两人时常一起外出游玩,饮宴欢聚,关系是越走越近。司马懿和曹丕走得近,一开始肯定不是蓄意而为,就是两人情趣相投罢了,曹丕可是三曹之一,是文学青年,而司马懿也是儒家士族出身,同样是饱学之士。也就是说,现在的司马懿既是曹操身边的参谋,又是曹丕身边的朋友,在相府及官场中人头儿很熟,其地位作用越发重要,通俗地讲就是司马懿的出镜率越来越高了。曹操讨伐汉中张鲁时,司马懿随同前往,并向曹操进言说:“刘备凭借狡诈击败刘璋,攫取巴蜀,但蜀地人心尚未归附又想争夺荆州,而这正是我们的好机会。如果我们拿下汉中,益州必然震动,我们继续进兵,益州必然瓦解。有如此形势,取益州不会费多大功夫,这就是天时之利啊。”然而曹操却说:“人就是不知足啊,既得了陇右,又想得到巴蜀。”最终,曹操并没有采纳司马懿的建议。
公元217年,曹操南征孙权,司马懿又一次随同前往,但曹、孙双方没有经过大的战事便各自撤兵了。没想到孙权之后主动上表称臣,向曹操请降,还说曹操是天命所归,那意思就是劝曹操称帝。曹操笑着道:“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司马懿在一旁说道:“汉家气数已尽,殿下已是十分天下有其九,四海宾服。孙权称臣乃是天意,如果真的是天命所归,就是尧舜、殷周这样的君王也是不会谦让的。”司马懿的意思很明显,他也支持曹操登基称帝。这是怎么回事儿?司马懿从最初的躲避曹操,不愿屈从到如今劝谏进位,堪比尧舜,这中间司马懿的心态究竟发生了何种变化呢?首先,正如司马懿自己说的那样,汉家气数已尽,早晚被人取而代之。其次,以曹操现在的实力,十分天下有其九,取代汉室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然后,如果能由曹家取代刘家,以曹操的治理水平必然可以天下大治,百姓将最终从多年的战乱中解脱出来,从而四海升平。对于司马懿个人来说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如果曹操称帝,那么曹丕未来接班的可能性最大,以司马懿和曹丕亦臣亦友的关系,司马懿在仕途上可以说是前程似锦。所以司马懿才会向曹操流露出劝进的意思,这体现出司马懿顺应形势、公私兼顾、讲求务实的性格特点。当然,你非要说司马懿又在耍滑头也行,那孙权、刘备等岂不是更大的滑头?人都是受利益驱动的,俗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嘛。尽管曹操最终没有称帝,而是称了魏王,这种结果对司马懿来说其实也并不算差。
曹操成了魏王便可以建立魏国,曹丕跟着成了太子,而司马懿则做了太子中庶子,这是东宫的属官,即太子的侍从官。这下司马懿名正言顺成为了太子的人,整日与曹丕在一起不仅文学筵饮,更向曹丕建议了不少奇谋良策,深为太子所倚重。司马懿与陈群、吴质还有朱铄成为当时的太子四友,后来地位都十分崇隆,但每个人的结局却大相径庭。司马懿之后又做了曹操的军司马,他向曹操进言道:“当初箕子治国的谋略首先是民以食为天,箕子是商纣王的叔叔。目前国内有二十余万人不从事农业耕作,这可不是长久的治国之道。虽然战事还未结束,那也应该让他们且耕且战呀。”司马懿提到的二十余万人应该是指魏国的常备军,平时不打仗也别闲着,建议实行屯田。曹操深以为意并采纳之,此后魏国的粮米、国用渐渐丰厚起来。司马懿向曹操提出的最出彩儿的一条计策就是联吴保魏。当时蜀将关羽进攻樊城,将守将曹仁围困,派去救援的于禁也全军覆没,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水淹七军。关羽兵势如此强盛,吓得曹操甚至有从许昌(今河南许昌)向河北迁都的打算。司马懿建议曹操道:“于禁兵败皆因水害,并非战守失利,不会影响大局。若随便迁都,示弱于敌,则襄樊、汉水流域的民众会深感不安。孙权、刘备二人是外亲内疏,孙权绝对不愿意看到关羽得意成势。我们可联络孙权,让他从荆州背后攻击关羽,则樊城之围可解。”当时曹魏内部已是一片恐慌,而司马懿却能提出如此简明实用的策略,曹操完全表示认可。后来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东吴吕蒙袭击荆州,关羽战败被擒,为孙吴斩杀。其实,司马懿向曹操出此建议只是为了解襄樊之围,但谁也不会想到关羽最终丢失荆州,兵败身死,这样的结局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包括曹操、孙权甚至是司马懿。也就是说,司马懿提出联吴保魏的效果大大超出了预期,完全改变了当时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格局与态势,而曹魏此后依然在三国中居主导地位。
史书记载,司马懿是“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其实这很像曹操本人。所以曹操能看懂司马懿,觉得其有雄豪大志。还听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也就是回头看时,脖子能一百八十度转过来而身子却不动,曹操便想查验一番。于是召司马懿前来,让他回头,结果司马懿转头时脸可以完全向后而真的是身体不动。这样的场景想想就觉得瘆得慌,说白了就是一个人可以脸和屁股都正面对着你,那还是人吗?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实在违反常理。但司马懿的狼顾之相又是明确记载于《晋书》中的,《晋书》是唐代宰相房玄龄组织编修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距离东晋结束几乎过去了二百年时间,按说也没什么可忌讳的。那么唐人为何要如此编排司马懿呢?唐初,有关晋朝历史的著作已有二十多种,其中以南朝齐人臧荣绪所撰的《晋书》一百一十卷最为完备。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诏令重修《晋书》,主编为时任宰相房玄龄。但书中有关晋宣帝(司马懿)、晋武帝(司马炎)以及陆机、王羲之四个人的记述均出自唐太宗之手,故把这四篇记述又称“御撰”,也就是皇帝亲笔书写的。可见司马懿狼顾之相应该在《晋书》早期作品中已经存在,而唐太宗予以保留,或许是太宗觉得司马懿后来的表现证明其面相早有反骨,从帝王的视角来看当然是要对司马懿这种人进行鞭挞的,所以就将狼顾之相保留了下来。曹操还曾梦到过三马同食一槽的景象,甚是厌恶。这被后世解读为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也就是三位司马家的人后来篡夺了曹魏的政权,也有说是司马家历经三代最终攫取了魏国的国祚。总之,这些关于司马懿反面的记述更像是后人的编纂附会,但却是明确记载于唐版《晋书》中的。曹操于是对太子曹丕说:“司马懿绝非人臣,必会干涉曹家的事情。”但曹丕与司马懿素来友善,常常对司马懿予以保全,故不作追究。司马懿知道后更是如履薄冰,废寝忘食般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曹操这才稍稍安心了一些。不久,曹操病逝于洛阳,朝野震动。但司马懿负责处理丧事,使得内外肃然。最终由司马懿护送曹操的灵柩回到邺城,予以安葬。一切表明司马懿此时已是曹魏的重要人物,虽然在曹操的时代尚未大放光彩,然而曹丕的时代紧接着来临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