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天文大事件-岁差的发现(1 / 2)八卦天文聊天记录首页

中国古代很多浪漫的诗人,都是天文学的拥趸,是星空的粉丝,是观星的诗人,更是穿越的孩子。比如曹操的《观沧海》,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及无数涉及日月星辰的大作,比如苏轼明月几时有,比如屈原问天等等等等。

日月之行,星汉灿烂,古人很喜欢看星星,看太阳,看月亮。

看归看,估计曾经试过边看边喝的没几个,李白算一个,张若虚和王勃估计也算,还有苏东坡。曹操应该也曾经喝过一点。

什么意思?

喝酒诗兴大发,对着日月星辰,宇宙苍穹有感而发啊。

屈原是个“问题少年”,天天有问题要问,所以天天问,实在憋得慌又没人能回答他,就索性直接写了篇《天问》。

李白还举杯邀请过月亮喝够大方够哥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若虚写《春江花月夜》,喝了几杯后,问了所有人想问的问题: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黄渤,哦不,王勃,年纪很小二十来岁,估计也大酌过,要不然也不会登上滕王阁之后写出那种“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感概。

苏东坡估计也是喝高度的有点大醺才写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曹总的话,个人温馨提醒一下注意安全,去海边度假最好不要喝酒,观沧海还是得听从当地工作人员的指示。不过诗写得不错,诗如其人,主打一个大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极其磅礴震撼。

都很感性,都是好作品。都给个A++。

这几个哥们写得了好作品出来,估计也看过无数次天空的日日夜夜。

从原始人开始,“江畔何年初见月?”,星罗棋布的夜空,到底有几个数过星星的孩子曾迷失在夜空笼罩下,还没数几颗就安然入梦?

老夫夜观星象已经是占星学发展的成熟期。此前到底多少人夜观过星象?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几乎所有人都看过天空的昼夜,也尝试观察细数过星星。

包括我和你。

关于星宿,除了几位文豪大咖有感而发让人印象深刻外,其实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有数星星的孩子,这些孩子没有写诗,但他们发现原来一直有四个季节的循环,而每次四季循环,都恒定不变地对应天上的固定的位置上的星星。

《史记.历书》记载了颛顼帝(三皇五帝之一,跟共工争位,使共工撞倒不周山的那位)“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这是最早纪录的观测星星的记载,确定(大火星,就是天蝎座α星)昏见东方来确定一年开始。就是要叮嘱群众,行而有常,一年又伊始了。火正黎估计是观察大火星的专员。最早数星星并知道星星含义的那批孩子之一。

而后四个世纪的时间里,数星星的孩子越来越聪明地发现了“鸟、火、虚、昴”四颗恒星昏见南中天的日子,非常规律地对应着四个季节(因为这种观察方法原始,只能靠次数数量来发现规律,所以这个简单的规律,要足足几百年的不停无数次观察,量变得以质变),最终发现分别确定春分(仲春)对应鸟昏见南中天,夏至(仲夏)对应火昏见南中天,秋分(仲秋)对应虚昏见南中天,冬至(仲冬)对应昴昏见南中天。

星星闪耀,星空也很漂亮,但很少有人怀疑过星星还会移动。

但是,古人因为条件有限,信息缺乏,技术落后,在科学领域,常常会出现后来者看来是错误甚至是荒谬的事情。比如先秦以前的天文学家一直认为天上的鸟、火、虚、昴昏旦中星与四季是永恒不变的,他们不知道冬至点是有移动的,战国时期测定冬至点在牵牛初度(二十八宿之一牵牛宿与天蝎座β的赤经差为零度),后来一段时间,天文学家没有注意岁差这一重要信息,因而也不注意冬至日的位置其实缓慢移动,直至西汉刘歆编制《三统历》时才发现有冬至点移动的情况,他测出了冬至点移动到在牛宿和斗宿之间,比较精确。在那个天文为皇家所用的年代,能有心思去观察星象的移动,也相当科学态度了。

这里要隆重介绍一下古代优秀的天文学家——刘歆。(歆字读“xin”)

刘歆,字子骏,西汉—新朝时代,生于公元前50年。卒于公元23年。他爸是刘向,也是学霸。书香门第,学术世家。是汉高祖刘邦四弟刘交的后裔。因为跟黄帝刘欣同音,为避讳后来改名“刘秀”,西汉天文学家,校雠学家,经学家。(在这里聊一下,关于子女教育,个人认为,成才需要环境和土壤,跟个人的能力相互作用,以刘歆家族为例,是书香门第,祖上都是搞学术的,加上自己也不笨也好学,就造就了刘歆的博学。普通人家对孩子的教育是,首先得自己这一辈努力读书学习,没有条件的话就创造给子孙学习的环境,只有好的环境和土壤,才能更大几率出成才的孩子,尤其是成为历史人物。这个说法虽然是个人见解,但根据许多成才的人物的历程,有一定比例存在这样的情况。实际一点说,温饱要保证,学习氛围要营造。那才有条件想学习和研究的事。所以,努力吧,骚年,自己不行就努力创造学习条件让子孙行,做个有远大崇高理想、有家族荣誉和责任人,首先不讲什么伟大道理,就为了自己和自己家族兴旺,这是题外话)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六经》称为主流学说。刘歆就是这方面的专家,许多天文学家其实都是经学家,因为在天文机构上班,除了观天象授人时,时间其实也挺多的,而研究天文的,一般都是当时的学霸级别的人物,一般会兼任编制书籍,为古典书籍注释解义,甚至还为前期流传下来的乱七八糟的书籍进行校正——就是所谓的校雠学。汉代许多都兼职干这个,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把儒坑了之后,把好多先秦书籍都焚掉了。汉朝皇帝实在看不下去,文化断层很严重,于是非常重视文化书籍的救赎工作。

之所以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皇朝,是有道理的,人家尊重重视文化。

我们常常说的熟读“四书五经”,其实不单五经,除了《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之外,还有《乐》,但《乐》失传了。另外,告诉你一个秘密,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山海经》这种上古书籍,就是刘歆跟他老爸刘向编辑整理的。

用网络热语就是: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好,聊回我们的歆哥。话说历史上有几个牛人都曾经做过图书管理员,咱歆哥算一个,可以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歆哥的写照。

中学时我们都学过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按这样的论述记录,前文聊的周文王姬昌就是“发于拘”,那刘歆就“发于图书馆”后,成就了学术(包括天文学)和政治的历史功绩。首先最主要的政治亮点如下:

1、因为通经学,善属文被汉成帝召见(所以老人家说的读书学知识真的是好啊)

2、黄门郎是他的官职,从此进入到国家藏书馆接触到无所不有的罕见书籍,为他打下天文学成就的基础。同时对于中国历史而言,这也是一个历史特殊经历,他认识了同为黄门郎的“王莽”——这个人物就不用说了,人称历史穿越者,改革新人类,历史流量大V。历史王朝——新朝缔造者。(关于王莽,可以加微信聊聊,男女生都没问题,这里不多叙述)。王莽和刘歆二人感情很好,关系很铁。

3、王莽独掌大权之前,刘歆同学因为发现今文经学有许多谬误,直言评击弊端,在那个思想固化的年代,他的理论观点与当时的权势官员相矛盾,矛盾激化后,甚至被调到中央外面郡县当地方官。同学王莽掌权之后,昔日“老同”刘歆自然被他招致麾下,命运的齿轮就开始转动了。此时,因朝中有这么猛的老同学坐镇,本来就有真才实学的刘同学官运自然开挂了,当了“羲和”(就是太史令,天文官一把手)等等一大串官职,此时的刘歆,已经是学术文化事业最高领导人。所谓“典儒林史卜之官”。

这么多老同,王莽为何偏偏如此看重刘歆?因为歆同学有莽同学想要的最重要的东西——天文学和经学。通天通古,天文学帮他打好老天爷关系,经学理论帮他说明与以前帝皇的密切关系。

没什么原因,就“一个字”:阿歆同学就是我阿莽最铁的同学。

4、王莽为了政治需要,他想用新学说来作为政治理论武器,老同学刘歆研究的古文经学,有些内容对他政治抱负有很大作用,于是,本来你干你的政治,我研究我的学术,因为这个原因,很久不联系的同学竟然不是因为结婚派请帖而突然联系了,于是莽同学微信(微微相信)刘歆说:老同,搞不搞?刘歆回他微信:老同学了,不妨帮你搞一搞。于是就为王莽政治上提供托古改制的舆论和谋略。

5、刘歆作为天文学家,天文占星自然也是杠杠滴,王莽把女儿许配给平帝为皇后,刘歆占了一卜说:这门婚事好啊,大吉!以当时刘歆的学术地位和天文地位(那个年头基本上他说石头是自己滚上山的也没人怀疑),加上天文对于皇家的意义。这就极大地助推了这门婚事,又助推了王莽往政治中心更加靠拢——得加号“宰衡”,两个儿子也封侯了。

6、王莽在公元4年,推行建造著名的“明堂辟雍”,这是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由刘歆主持设计建造(这个明堂,跟我们现在常说的:“搞什么名堂”有渊源,我们以后再八挂一下),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还记得我们聊过周朝的颁朔制度,地点就是“明堂”,明堂是一个场所的称谓,不是特指哪一栋建筑,各朝代都不同或者是有延用以前的。而王莽推行的这个明堂,是重新涉及建造的,用于皇帝接受朝觐,祭祀天地诸神和祖先的场所,作为政治坛庙,影响非常大,声势非常浩荡,天下人读书人很感动。辟雍是明堂外面的环绕的圆形水沟,雍是圆满无缺的意思,辟是璧玉的意思。因为是刘歆设计建造,自然也很有天文象征元素。

建造明堂辟雍,为王莽赢得天下儒生学士的好感,读书人都说此举比“唐虞发举,成周造业”更有意义,王莽威望达到巅峰,得加“九锡”,风头一时无两,看穿不说穿,这个时候的王莽,已经是无冕之王。那刘歆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

7、名望和地位到了这个节骨眼,但凡个人都知道,王莽对汉皇室政权有威胁了。后来的事情就一笔带过了,我们主题是讲天文。后面的故事就是腥风血雨的残酷政治游戏了。王莽和刘歆这对CP,也难以逃避政治的规律,产生了许多恩怨。对于这段更详细历史故事,有兴趣加个微信聊一聊(男女同学都可以滴嘻嘻)。

从这件事中,又一次看出天文学对古代政治的重要作用。刘歆作为天文一把手的“羲和”,连同他的经学理论,极大地助推了王莽的政治道路。

在这里八卦一段黑历史,为了保证严谨而非吹牛,本人翻阅了《中国天文学史大系》里根据《汉书.天文志》记录这样的故事:

话说阿莽没有篡位之前,大约公元前七年,当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叫汉成帝,他有个好搭档铁哥们——丞相翟方进,他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举足轻重,王莽为了达到他篡位另立为王的目的,窜通了当时的天文官(当时的天文官就是太史令,但没有具体说是谁,也不知道是不是刘歆),为了铲除阻碍他计划的眼中钉——丞相翟方进,竟然兵不厌诈,用了借刀杀人这一招,借的这个“刀”,就是封建王朝的天文制度——如果天有异象,特别是所谓“荧惑守心”,这是国家社稷的大凶之象,往往这种情况,最佳的避凶的方法就是找人代替主公挡灾。于是王莽无所不用其极,和太史令天文官伪造了一个天象,导致了丞相翟方进挡灾自杀:

“元延二年春,荧惑守心。二月乙丑,丞相翟方进欲塞灾异,自杀。”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翟方进赐诏自杀”事件。

“荧惑守心”在主观上是大凶之象,历史就是那么巧合,翟方进自杀后,21天时间,汉成帝也病逝,这当然不是什么荧惑守心导致的,而事实在于,就算丞相翟方进不自杀,没有荧惑守心,汉成帝的羸弱多病的身体也耗不了多久。

为什么说公元前7年的这次所谓“荧惑守心”是伪造的?因为中国近代天文学家张嘉凤和黄一农通过电子计算机程序算出了这一年,天文上根本没有荧惑守心这回事,揭穿了王莽的政治骗局。

一方面说明天文对于政治的巨大影响,一方面反映古代天文制度的愚昧盲目。一方面又反映王莽的权谋之险,手段之狠。

政治是如此残酷,人心如此叵测,万物皆可被利用,遥远的星星也躲不过。哀叹哀叹。

这个黑历史是被科学揭穿的,揭穿的时候已是20世纪,只是当时已惘然。多少历史迷雾已经笼罩在历史的天空中。

这里表达一下纯纯的个人观点:世人都说王莽改革,颇有创新,甚至有点跨越时代,是时代的穿越者,我觉得跟他重用作为科学家的刘歆有点关系,毕竟科学家的思维和单纯的政治家的思维是不同,更科学更先进。这是个人观点。

引用一段文字来简评刘歆和王莽的这段历史:他们都是一群充满理想的新士族阶层,怀着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强国富民的理想勇敢地去努力,但他们始终摆脱不了历史的局限性,在道德和立场之间的羊肠小道上,艰难前行,作为挣扎的勇敢的历史驱动者,不应该因他们的曲折失败,而抹杀了属于他们自己缔造的历史的光辉,作为聊天的人也罢,学术研究也罢,应该以客观而提炼精华的态度来为他们喝彩。

我们聊天话题是天文学,刘歆同学的学术和天文成绩亮点也相当出彩,主要有:

1、出色完成了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图书整理编目(创立校雠学),广搜异本,把混乱繁杂的图书典籍汇编新本,怪异的《山海经》就是这时候由他整理汇编的。成立了第一个国家图书馆。为先秦古籍的流传,和民间典籍收藏,作出巨大贡献。以汉朝统治者为首,包括刘歆在内的经学家们,挽救了先秦的文化断代,在我们深以为傲的“四大文明古国里中国是唯一没有文化断层”这件事上作出无比重要的贡献。(实际上,说句不太合适的话,他们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擦了太多屁股)。还有,建议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的朋友了解一下他的《七略》,这是一本图书分类目录,在目录学中影响深远。

2、制作量器“律嘉量”,计算出圆周率为:3.1547,世称“刘歆率”。虽不精确,但对学生们好,因为比3.1415926容易背。

3、发现冬至日的移动,计算出当时冬至日的具体位置——“进退牛前度四度五分”(即牛斗之间建星位置,斗宿21度),为后世贾逵、虞喜发现“岁差”提供了理论支撑。

4、在天文大咖邓平、落下闳的《太初历》基础上,编制了著名的天文历法《三统历》;首次提出了“岁星超辰”,木星每144年超辰一次,数值不算准确,但是意义非凡,是历史上第一个用科学的态度探索岁星超辰规律的宝贵尝试,奠定了天文学从神学向科学的伟大转变伟大开端的计算木星位置的基础,这个在天文学史上是划时代的创举,;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接近正确的日食月食交食周期的天文学家。如此种种,都是刘歆的毕生天文绝学。

章太炎甚至赞誉其为:孔子之后最大的人物。

致敬经学家、天文学家、政治家刘歆,由此致敬那些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避免文化断代断层,避免文化谬误流传的前赴后继的万千学者。

王勃《滕王阁序》形容洪都这个地方风水好——“龙光射牛斗之墟”,改一下这句千古名言来赞扬刘歆先生精确计算出冬至点“进退牛前度四度五分”(即牛斗之间建星位置,斗宿21度)的科学精神:

“眼光射牛斗之墟”。刘歆对冬至日移动这眼光非常精炼独到。

但刘歆不太敢确定,毕竟误差比较少,但在这里非常必要客观地强调说明一下:承前启后,后正前误是科学理论发展的普遍规律,我们充分尊重前人的辛勤成果,理解前人条件有限的同时,也要大胆更新,不盲从,实事求是,尊重实际。这是天文学乃至所有学科都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持有的态度。

况且星星就算真的动,你得问问皇帝他愿不愿意同意不同意它动。鉴于刘歆处在一个比较动荡的政治时期,对于这种发现,他或是不敢,或是没必要,或是不确定。总之只有记录,也没有真正确定。

到了东汉元和改历,天文学家贾逵有了重大的理论发现,他的大发现很简单,就是:

刘歆说得对!

中国历史上,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阿花啊,阿芳啊,阿伟啊,阿明啊,阿杰啊等等一呼一大把。

历史上“贾逵”这个名字一模一样的估计也很多,但出名的有两个。

一个是发现“刘歆说得对”的东汉时期的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字景伯,陕西咸阳那边的人。我们叫他“天文逵”。

一个是三国时期魏国曹操部下,也是贾逵,军事家,打仗牛。我们叫他“将军逵”。

这两贾逵都是真的贾逵,不是假的贾逵,那到底是真的逵还是假的逵?

东汉天文学家贾逵是真的魁,魁梧的魁,当时就有个外号叫“贾长头”,身高八尺二寸,折算等于现在189.42厘米高。豁!妥妥的篮球运动员,真的魁啊!(古代历史中有身高一米九的名人实属少见)

有个著名的故事叫“贾逵勤学”,就是讲他的。“天文逵”,当时人赞其为“通儒”、“学者宗之”。“通儒”什么意思?就是知识没短板无死角,全能型,其知识渊博程度在当时估计可以叫“度娘”,他常常教书育人,也不收学费,受教育的孩子家长过意不去往往都为感谢他送他粮食,久而久之,他的粮食堆积成仓,人说他教书“以舌代耕”,在农耕年代,没有网络没有宣传,全靠口碑宣传,可以做到“以舌代耕”,证明他的名声有多大,算是教育界的顶流了。全凭自己的勤学,所以老人家都说:知识就是金钱,书中自有黄金屋。

据考究,“天文逵”是贾谊的第九代孙,贾谊就是王勃《滕王阁序》里“屈贾谊于长沙”的那个洛阳才子贾谊,中学课文《过秦论》和《吊屈原赋》作者就是他。

天文贾逵的父亲贾徽师从刘歆,也就是这样的关系,他更注意刘太师的天文发现。

插一句,说到这个贾逵,再次让我想起了现代教育。聊刘歆时也讲过。本人肤浅地认为,带娃教育孩子,首先环境和家庭学识背景真的很重要。父母是干嘛的,对自己孩子有直接影响,像天文贾逵,他爸就是研究学术的,师从名师,妥妥的书香门第。当然后天努力也很重要,爱读书也很重要,不单是贾逵,历史上有杰出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是喜欢读书或者重视读书的?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真心没错的。

天文贾逵能成为大天文学家,跟他努力专研密不可分。但他天赋也相当异禀,相传在他两三岁的时候,他姐姐就抱着他隔着篱笆墙听邻居家孩子读书,到了五六岁开始接受教育,已经知道很多经典和史书,姐姐问他哪里学的,他轻描淡写深藏功与名一般回答:姐,你不是在我两三岁时就抱着我听书吗?这记忆力,真可谓神童。

天文贾逵后来被汉明帝赏识,当了皇帝侍从,与另一位历史大神班固做了同事。

唯物主义辩证法说:事物都是紧密联系的。中国文化史上有一本重要的大作叫《说文解字》,它跟贾逵有关。

这本著作把晦涩的古典文章做了注释解意,更让人理解。它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许慎,许慎是贾逵的弟子,而贾逵治学主张训诂为主,重视像《尔雅》的释词方法来注释经籍。《尔雅》是什么书?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词典,而经过贾逵老师“注重释字解意”学习模式洗礼熏陶影响下,许慎作《说文解字》也是有迹可循了,可以说很有他师父贾逵的治学影子了。

这是诠释“名师出高徒”的又一优秀代表。

贾逵在宫中任职,圆滑是相当圆滑,但圆滑应付人情世故的。但作为一名有理想有水平的科学家,他却有追求真理的态度:在天文学术研究上,他是极力主张实事求是的,主要观点有:

1、他大胆提出历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有月球运行不是匀速的,必须经过实测结果来校正当时的历法。

2、历法应该以太阳回归为基准,历法推算应以标志太阳运行的黄道为依据。

3、为了更严谨科学地推进元和改历,他在汉代浑仪的基础上,制造出黄道铜仪。张衡后来发明了著名的浑天仪,就是根据贾逵的黄道铜仪来制造的。所以科学是不断推陈出新,前人的成就推动了后人作出更大的成就。

虽作为当时的大学者大“通儒”,且位居要职,他专心致学,废寝忘食,很少替自己生活着想,家中贫寒,生病没钱医治,汉章帝知道他这个人没有搞太多人情门路,为官清廉,如果不接济一下他,估计他会像伯夷、叔齐一样非饿死不可。

贾逵在永元十三年因病去世。

根据历史记载,天文贾逵为封建制度的官员,因故宫来了一只五彩雀鸟,写了一篇讨皇帝欢心的《神雀颂》,官拜为郎,封为皇帝侍从;他为汉室皇朝证明与上古尧帝世系因“火德”而有紧密联系。这些经历都说明他有着封建士大夫的官场圆滑。但在他为皇帝提供他从《公羊春秋》弟子中选二十名高材生传授《左传》的兴奋,到生平的最后时刻,官级定格在侍中、骑都尉,监管宫中图书典籍来看,贾逵他一生的努力,都在为传道授业,推动科学,发展文化而努力。他是一位有着如孔子般为人师表的精神,有兼具在那个局限的时代中坚持科学真理的致学宗旨。

做他的学生是幸福的,中国天文学有他也是幸福的。咱们中国所幸有众多勤于致学,为传道授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才使我们的文明和文化科学绵延继承,承前启后,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使漫长的历史中保持中华文明的火炬没有熄灭且燃烧愈烈。

另一个贾逵,三国贾逵,由于跟天文没什么关系,充其量他可能在行军打仗中运用了天文知识。仅此而已。不多论述,喜欢细聊的女同学可以加微信私聊(男同学都OK嘻嘻)值得提一下的是,他是功勋卓著的军事家,是三国曹魏的中坚力量。

聊了这么详细的刘歆和贾逵,目的就是为了给虞喜铺垫,因为刘歆和贾逵只是发现了冬至日的移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而虞喜进一步发现了冬至日移动背后的现象——岁差。这个在整个天文历史,甚至是世界天文史都是大事件。

虞喜发现了贾逵发现“刘歆是对的”的发现,也顺手点了个赞并评论:同意+1。点完赞他还没划走,继续深耕探讨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虞喜对天文学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