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智斗计生办(1 / 2)我活成了自己的靠山首页

农村生养孩子的目的很简单,生小子意味着家里多一个硬劳力,最重要的是能养老,那么多总归会有一个孝顺的,总归会有一个出息的。

生汝子更不怕,长大后多要几个彩礼钱,又能改善生活还能给儿子换亲亲。至于说眼跟前的穷更不怕,无非是吃饭多添双筷子、做饭多抓把米的事,只要生下来,肯定养得起。

粗茶淡饭,缝缝补补,天无绝人之路。

当时的婆姨们没有一个愿意去肚子上拉那一刀,但实在是架不住乡里干部天天轮流上门做工作,软硬兼施的手段,个个愁眉苦脸的步行上十几里地,做完手术后,找几个村里的老汉们再把婆姨们用担架抬回家。

几天后,何大强忍痛将家里的猪和羊全部卖掉了,贱卖了家里唯一的电器——缝纫机,加上之前牙缝里攒的,再和刘支书借了200元,东拼西凑了500元的社会抚养费,主动去公社缴纳。

那时候,最大面值的票子就是10元,村里人更是一年四季都很少能见上一张10元的,5元纸币就算大票子。

何大强将10元、5元、2元、1元零零整整厚厚一沓的钱装在衣服最里面的兜里,这个兜还是何花娘临时给别上的。

何大强和招娣爹一起去的公社,招娣爹交罚款的时候,心疼得手直抖,苦着脸对收费的人说:“如果我能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抵这500块,就好了。”

收费的人打趣道:“你的肉还没有猪羊肉值钱哩,可没人要呐!”

何花娘满月后,去了乡计生办做了节育手术,肚子上留下了一道难看的刀疤。由于生完孩子营养跟不上再加上手术折腾,留下了小腹胀痛的后遗症,每当身体难受时,何大强总是感觉到很惭愧和无奈,但当时的政策谁敢违抗。

至此,家里总算是平静了。

老三是用家里所有家当换的,一家之主何大强认为值了,所以取名为“何宝”,意为宝贝疙瘩。

对于何花来说,那两只猪和两只羊是她和妺妺辛辛苦苦养了两年多的,心里难过了一阵子就释怀了。比起村里的招娣家,她家还算是情况好的呢。

招娣家姐妺七个,招娣、引娣,唤娣,想娣.......然而就是搞不来弟弟,第八个孩子终于是男孩了,一家人结束了东躲西藏的日子,开开心心回家一看,真的是家徒四壁,能拿的都被拿走了,但招娣父母还是觉得值。

而何叶却觉得因为何宝的到来,让家里的日子更苦了。以前还能吃上玉米面白面两搅面馒头,现在倒好,直接成了玉米面窝头了。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每天早晚要吃炒面,稀饭糊糊拌成小疙瘩,就着甜苣野菜,咽也咽不下去。

对于生孩子,刘支书一直认为越多越好,什么狗屁计划生育,全他妈扯蛋,农村人就靠地吃饭,肩挑背磨,家里没男丁怎么能行?

传宗接代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儿子是香火,女人是泼出去的水,生儿为养老,老了走不动了,是要儿子养的,还要送葬。加之农村邻里打架都是常事,谁家儿子多拳头就多,没人敢惹。没有儿子跟人打架就只有挨揍的份。

所以他的原则就是家里必须有儿子,越多越好。幸好自己婆姨生养那会,没有什么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一口气生了九个,五个小子四个汝子,现在齐刷刷都大了,儿女双全,多好!

所以刘支书决定,怎么地也要让村里每一户人家里有个小子,断子绝孙的事他可不能干。

为了帮助村民打好游击战,刘支书“阳奉阴违”,一接到乡里要来检查的消息,就立即用广播提前通知大家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