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能踩的坑都踩了一遍(1 / 2)坏了,真给他亏成首富了首页

虽然说同行是冤家,但客观评价,陆晨曦觉得《坏了!我被大模型包围了!》只是软件踩坑有点多而已,而软件的开发者还是可以的。

开发者没毛病,开发的软件却踩了一堆坑?

这样截然相反的评价有点矛盾?

但其实也并不矛盾。

就像有的公司,你可以说他产品有黑点,但创始人确实是没得黑。

从《坏了!我被大模型包围了!》里面任务的设定情况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应用的开发者是个真正懂大模型的。

不然也不可能做到将有关于大模型的问题循序渐进的罗列出来。

甚至,如果不是真正懂大模型并且尝试思考过未来人与大模型关系的人也不可能会费心搞一款这样的应用。

这样的开发者一时之间让陆晨曦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

不行,不能让这样一个真正试图思考大模型未来命运的开发者搞得这样一款脑洞还不错的软件暴毙在自己面前。

陆晨曦当即做出决定,要帮一把。

于是陆晨曦将《坏了!我被大模型包围了!》这款游戏的下载链接转发在了自己的微博账户上。

并配文说到:“一款新颖的工具类应用,值得尝试~”

……

……

“这样的应用,不亏没天理啊!”

顾意搞定《坏了!我被大模型包围了!》这款应用之后,他也觉得自己亏定了。

每个成功的软件都有其独特的成功原因。

但失败的软件往往都踩了共同的坑!

具体来说这些坑包括需求坑、测试坑、管理坑以及宣传坑。

需求坑是指需求不明确。

需求不明确是软件开发的大忌。

如果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没有定义或者是被过于草率的定义。

那么很容易导致软件项目的混乱。

需求不明确,那么潜在的用户群体也同样不明确。

没有用户群体买单,一款软件想火起来那是难上加难。

此外需求不明确同样会导致价格定位容易出现偏差。

至于说测试坑则是指一款软件没经过充分测试就直接推向市场。

不充分的测试很容易遗漏未发现的bug和质量问题。

软件发布后很容易引起用户体验问题。

管理坑则是指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使得在软件后期运作中极易踩坑。

至于说宣传坑则是说软件发布后没有进行正确的宣发或者是宣发方向失策。

软件开发一共也就这些坑。

而顾意呢搞的《坏了!我被大模型包围了!》这个软件几乎是把所有能踩的坑都给踩了一个遍。

首先,需求方面,《坏了!我被大模型包围了!》这款应用完全是顾意一拍脑门临时起意想出来的。

至于这款软件有没有需求?需求大不大?用户受众是谁?用户愿意为这样的应用贡献多少钱?

顾意跟本没考虑过。

反正是奔着亏钱去的,这些问题统统都不重要。

顾意是有了想法之后就直接搞了《坏了!我被大模型包围了!》这个应用的开发。

而具体的开发过程呢顾意也只是从资源平台买了个现成的题库类软件模板并套用了几个公版大模型框架做应用内任务校验。

而后又花钱从官方平台租了个服务器,至于软件的管理则直接花了一笔钱将这个软件的后期维护托管给官方应用商店。

虽然据说官方的托管平台一直被很多开发者吐槽水平一般,而且办理了托管连个小推荐位都不舍得给。

只能勉强维持日常运营那样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