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八年五月十六,晴,秦瑶下河摸莲子。
阿耶(爹)得知,大怒,拿鞭来,亲自下河,将吾捆住,欲鞭吾。
吾哀求,道:瑶瑶爱莲,来赏莲花。
阿兄笑吾馋,道:瑶瑶非爱莲花,实则爱食莲子。
阿耶见吾哭可怜,道:淑女当端庄,行己有度,不可再下河摸鱼。
吾泣涕涟涟,认错,道下不为例。
回府,尝莲子汤,美餐之。
吾爱莲子!
翌日,吾又下河摸莲子。】
这小册子上记录的都是皇后幼时的趣事,由皇后亲笔写的。
谢玉升看着泛黄的纸张上“吾爱莲子”四个字,眼前好像也浮现出了幼时的秦瑶下河摸泥的场景。
他是知晓他的皇后性子烂漫天真,没想到小时候竟这样调皮,甚至父亲吓她,威胁要拿鞭子抽她,小姑娘也毫不在意,装模作样哭几下,第二天照样下河摸泥巴摘莲子。
秦瑶的那位父亲,骠骑大将军,一生戎马沙场,御下有方,军中可以说无人敢忤逆他一句。
未曾想在家中,竟然拿自己的亲闺女一点办法都没有。
谢玉升翻过几页。
这册子有点年头了,纸张泛黄模糊,上面字迹歪歪曲曲,辨认困难,与鬼画符无异。
谢玉升看了一会,就觉得眼睛疼,索性不再看,将册子扔到书案上。
他抬起茶碗,抿了口茶,回想了一下,皇后这本小册子是如何到他手里的。
可想了半天,也找不到半点头绪。
谢玉升微微皱眉,指尖敲了敲桌案。
门口太监听到动静,挪动步子过来,问道:“陛下有何吩咐?”
谢玉升指了指桌上那本朱砂红面的薄册,问:“这册子是怎么来的?”
大太监道:“陛下不记得了?这册子是之前皇后宫里送来的。”
“皇后宫里送来的?”
“是嘞,之前陛下落了几本书在皇后娘娘宫里,让人去取,这册子就是那个时候给送过来。”
谢玉升听完太监的话,心下也有了个大概,知道这册子是混在一堆书里,不小心给送过来的。
大太监问:“怎么了陛下,可是这书有什么问题?奴才瞧陛下早上看它时,心情还很不错呢。”
谢玉升沉吟了一会,道:“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太监手贴着腹,悄声告退。
谢玉升将那册子放回原处,本不打算再看,半晌,却是将它再次拿了起来。
这一次,他从元和八年、秦瑶八岁那一年开始看,一页都没有漏下。
只是秦瑶性子实在懒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好几天才想起来记一次日录,几年下来,竟然只记了薄薄的十几页。
这一点,在她十三岁时有了改变。
小姑娘好像一夜之间变了性子,开始日日记日录,也不再装模作样地用书面语。
谢玉升翻过一页,呼吸微微一滞,长睫如羽颤。
因为他发现,这一页上出现了他的名字。
【元和十三年初春,我随阿耶初来长安城,京都繁华,迷乱人眼。
阿耶带我入宫,觐见圣上,我在宫中,第一次见到玉升哥哥。】......
**
清宁宫。
书案前,秦瑶正手忙脚乱地翻看书柜,在找什么东西。
大宫女碧微走了过来,轻声道:“娘娘,东西都收拾好了。”
秦瑶没听进这话,一边翻箱倒柜,一边问:“碧微,我那小册子你瞧见了吗?”
那册子秦瑶宝贝得很,从八岁时就跟着她了,上面记录着秦瑶从小到大的趣事。
碧微反应过来她说的是何物,摇头道:“娘娘,您有好些日子没记那册子了,是找不到了吗?”
秦瑶点点头:“我把它放在书架上,就和论语札记摆一块的,怎么不见了呢?”
碧微思忖了一会,道:“估摸是您不小心将它扔到哪个角落了。”
秦瑶找了半天无果,渐渐额间出了汗,她停下来,用手给脸颊扇风,叹了口气,道:“那算了吧,先不找了。”
她抬头,见殿外宫人已经准备好轿撵,便也不再磨蹭,抬起脚往外走。
行了约莫半刻钟,轿撵停在宣政殿前。
皇后娘娘径自跑入殿中,一进屋,就看到谢玉升端坐在书案后,手上拿着本小册子,瞧着甚是眼熟。
不过她没来得及细看,因为谢玉升听到她的脚步声,也抬起了眼,二人的视线就这么直直的撞上。
他眸色沉沉,带着几分意味深长,静静打量着她。
秦瑶形容不出来那眼神,觉得有点古怪,像是要把她里里外外都看透了。
她立在那里,朝谢玉升扬起一个灿烂的笑容。
谢玉升目光一直追随着她,看他的皇后快步走到桌案边。她托腮与他对视,干净的眼睛闪着明亮的光,像铺散着一层细细碎碎璨星。
她问:“你身子好点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