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英觉得,自家孙女的小脑袋瓜,真是转得太快了,说:“你不说我都差点没记起来,上次你魏奶奶不就抱怨说,她在集市买的肥皂不好用吗?我瞧着你这法子是可以的。”
邓秀宁说:“那行,等下回咱们去魏奶奶家的时候,问问她们的意思。如果他们愿意,咱们也可以去和她们换。”
朱凤英点头:“价格咱们可以算比集市低一点,和商店的价格差不多就成。”
除了可以赚点差价,而且这样的生活用品,更能激发她们的换物热情吧。
其实除了像肥皂毛巾之类的,火柴,洋油(煤油),棉布之类的,也是可以换的。
这么一盘算,邓秀宁也很兴奋。
只要能弄到更多的粮食,邓秀宁就觉得心情明媚。
祖孙两盘算了一番,先买了一些常要用的东西,比如针头线脑、火柴、洋油、肥皂之类的。然后邓秀宁根据这些东西的价格,做了个列表单子,不同的价格可以用不同的物品进行搭配。如果实在是不好抵价的,在用钱补齐也行。
邓秀宁这精打细算的能力,还是被困苦的生活锻炼出来的呢,算得比朱凤英还到位还仔细。
祖孙两准备好了以后,再次去了魏玉花她们村子。
虽然有些怕那个想坑祖孙两的老太婆,但是有村里人保护着,祖孙两倒是不用担心什么安全问题。
这次,看着祖孙两大包小包地来了,魏玉花还以为她们先去别的地儿收了粮食,笑说:“你们今天是收了不少粮啊!”
朱凤英忙摆手说:“不是不是,这些都不是粮食。上回你不是和我说,你们买东西不方便吗?所以我这次带了不少东西来,和你们换粮食!”
魏玉花顿时生出许多好奇来:“喔唷!都是什么东西啊?”
朱凤英打开自己的布袋子,给魏玉花瞧,魏玉花顿时眼睛一亮,这些可都是她们平日里生活常需要的。
“老姐姐,这些都是好东西啊,专门用来换粮食的?”
“是啊!”
“怎么换呐?”魏玉花也有些心动了,伸手拿起了那一小包火柴看了看,又顺手拿起了肥皂瞧了瞧,这些都是家里需要的。
朱凤英指了指自家孙女,说:“我们买这些东西都是标了价的,对着价格,换差不多的粮食就行。粮价和之前一样,要么和外头差不多,要么你们自己看着定,我觉得合适就收了。”
“嗳!挺好!挺合适!我看就这么着!我去瞧瞧家里还有什么粮,是可以给你收了的!”
说着,就往自家里间去了。
“老妹妹,你能不能帮我去你们村里说一下,有需要的,都可以来和我换啊!”朱凤英忙问。
魏玉花的声音从里间隐隐约约传来说:“你等我会儿!我换了就帮你去叫人!”
她想先下手为强,就怕别人抢了先,轮到她就没了。
魏玉花这么急迫,估计别人也有着差不多的需求。
这兑换的速度,比祖孙两想的还要快。还没一上午的功夫,就全都换完了,而且双方都十分满意。
有些错过了想要的,或者这次没有她们想换的物品的,还拉着朱凤英的手,殷殷叮嘱她,下次来的时候一定要带过来。
见朱凤英爽快地答应了,那些人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农家人别的不好弄,粮食还算是方便的。这不秋收又快到了,到时候祖孙两还能再收一波粮食了。
祖孙两心满意足地回家,朱凤英搂着邓秀宁舍不得撒开手:“秀丫头,你说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我还以为才半个月,她们也没多少粮食,没想到又弄到了这么多!”
这次连平日里少见的莲子之类的,也给翻出来了。
邓秀宁也高兴,初步试水成功,收获颇丰!而且这个方法,还有极大的操作空间。不仅能够换到更多的粮食,而且可能会换到更多想要的东西,比如熏肉。
把粮食分门别类,每一样都检查了一番,然后用东西装好,确保没那么容易被弄脏或者受潮以后,祖孙两把粮食搬到了地窖里。
地窖里的粮食越多,两个人就越觉得满足和高兴。
眼看着天气有些转凉了,朱凤英也收拾着针线,把祖孙三人的秋装冬装都制备起来了。
邓奎先见他老娘开始忙活这个事儿了,就说:“我的衣服不用多准备,给我多做两双袜子就行了。倒是秀丫头,回头我带她去买几身时兴好看又厚实的衣裳,别把她冻坏了。”
往年的冬天,邓秀宁都是靠自己硬抗的,有了爹,她也就有人关心呵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