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前段时间考古队挖出的一件古物,我与李汶翰院士研究许久才确定是清国时期的文物。因其太过特殊,我们也只能拿来这里,让在场所有的文学爱好者,共同参考。”
戴珍听道清国二字,她的注意力全部在台上那个神秘的物体上了。那是她的母国,是她的家乡。
“哗“红色的幕布被掀开,露出了用玻璃盖罩住的物体。
那是一个已经破损简陋,染着污渍的书册。
“这是无意中在一个棺木中发现的,里面大部分字体已经模糊,只有几个短篇诗集,都是未发现的孤本。”
“这里有几首词,定是清国文坛大家著作,还请诸位赐教。”
常永宏院士说的很谦虚,他们虽有涉猎古文字,这几首文风确实无法让他们判定是哪位大家之作。
中央显示屏把书页拍的一清二楚,那古风古韵的文字恰和戴珍的字体如数一致!
戴珍看着那泛黄的书页,她清楚的记得她摩挲了多少遍的纸张,她病体沉珂,只能以书为伴,那文集都快翻烂了!
台下的学子槽了,谁能想到说好的文学论坛成了考古研究了。他们围在一起讨论,既然是清国的真迹,肯定是文学大家了。
不少的名人被提及,却又与之文风不符,两位院士摇了摇头,不甚满意。看来此次论坛怕是要铩羽而归了。
“各位同仁,我常年研究诗书,这几首词,感情纯正深婉,辞情婉约,与清国偃旭文风相似。”坐在桌边的一位男子毛遂自荐,侃侃而谈。
坐下的学者切磋讨论,有的点头附和,这样一对比却是如此。看着大部分赞同的神色,男生脸上挂满了喜色。
而只有常永宏院士眉头紧皱,似乎不太认同,他们早就研究就过了,文坛大家偃旭自然在他们的研究范围内。但经过对比还是不对。
“是清玄宗…代元礼的诗!”一股清亮的女音穿透嘈杂的会场,直达人心。
一阵沉默过后,更是杂乱的议论声,而之前那位毛遂自荐的男生更是不客气的笑出了声。
“清元宗?哈哈…我怎么不知道他还是位大诗人!”
戴珍想起了幼时的场景,天色昏暗,她病重的身躯只能躺在修养,元礼那时候就像个小太阳,横冲直撞跑到她的榻前,看着戴珍虚弱的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