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甜甜的爱情?(1 / 2)快穿之能量朵朵开首页

一九三一年农历二月初二日,我的爷爷出生在辽中县朱家房镇深井子村。从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全家人就对他有特别的关照。他是最小的儿子,也是这个不太富裕的家庭唯一的希望。太爷爷为他取名宝聚,希望他能过上大富大贵的生活。二零零八年农历二月初四日零点零七分,刚在病床上过完七十七岁生日的爷爷在深井子的家中平静的离开了人世。昨天,我去奶奶家,奶奶向我讲述了爷爷的一生。现在,我将她零散的语言整合起来,为爷爷写一篇传记,表达我对他的思念之情。

求学生涯

爷爷名为宝聚,却是一生坎坷,未见富贵。九岁丧母,跟着父亲和哥哥生活。后来,太爷爷用积攒下来的钱供他念书,为此,爷爷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失去了读书的机会。爷爷是幸运的。据爷爷回忆,他最开始在失学馆念书,是一种类似私塾的学校,条件十分艰苦。爷爷学习勤奋,尤其是语文成绩名列前茅,写得一笔好字。后来他考入三台子中学,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爷爷算是有学问的人。由于抗美援朝的关系,中学只念了两年就毕业了,家里实在负担不起学费,他只好辍学。后来,他在老大房的一所学校里当了老师。

上学让爷爷获得了知识,也给他留下了永远的痛。求学期间,爷爷经常挑灯夜读,当时点的是一种洋油灯,散发出十分刺鼻的气味,油烟吸入肺中,爷爷染上了肺病。加之自己做饭,烟熏更是雪上加霜。那时,爷爷才十九岁,留下这样的病根显然不是好事。肺病困扰了爷爷的一生,有一次差点要了他的性命。

无家岁月

当了教师的爷爷总算告别了黑土与黄牛,挣三十元的微薄工资,还能够勉强度日。后来他又调到田家房村小学,经人介绍,结识我的奶奶。一九五四年夏天,他们喜结连理,这年冬天,爷爷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可谓双喜临门。可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困扰着他们,他们没有房子。当初分家时,爷爷太小,与父亲住在一处,后来长年在外念书,从没想过盖房的事。奶奶八岁丧父,家境贫寒,更不会分给他房子。于是,在此后将近十年,爷爷都是一种无家可归的状态,总是花钱租房子住,其实就是一些家庭的下屋,或者没人住的房子,直到一九六一年,爷爷才在老家盖起了两间土坯房。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也就是我的大姑都是在别人家出生的。

奶奶给我讲了当初的窘境。结婚后,爷爷奶奶回到村里,爷爷走在前面,在一条岔路前爷爷停住了,奶奶问:怎么了?爷爷苦笑,说了一句“咱们往哪走啊?去我二哥家还是三哥家。去谁家都困难,二哥家有六个孩子,三哥家有七个孩子,哪有咱们的地方。”他们只得这家住几天,那家呆几日。嫂子们看似热情,其实连饭都很难吃饱。爷爷的工作又总是调动,由教师提升到书记,后来有点如县政府,然后又回到于家房镇任党委秘书,后又调到六间房,不久有调到朱家房,每到一处,就要另起炉灶,奶奶说他们搬了二十七次家。

为官廿年

爷爷虽然生活上颠沛流离,在官场上却是如鱼得水,连连升迁,由虚职文秘升到一二把手。爷爷为官清廉,无论是在县里还是在地方,他都有很多次贪污的机会,但他没有贪过一分钱。朱家房镇原来的政府大楼,是在爷爷的监督下修建的,当时爷爷带了一个大皮包,工程款都装在其中。可是除了在工地或者在财政部门,他从来没有打开过那个皮包。晚上回家,这个皮包就在他的枕边,他安然入睡,没有任何别的想法。奶奶对我说,当时如果拿出一两打,就能发家,而且谁也不会知道。爷爷在此期间只往家里拿了一个大板凳,用来修补房子,这大概是爷爷唯一的贪污下来的东西。

可是,好景不长,文革的风暴把他从人生的巅峰卷到了谷底。由于种种原因,爷爷被开除公职,他不明白,自己为共产党干了一辈子,怎么落得这个下场。由于他的罪名都是别人捏造的,爷爷又与人事部门的领导相较深厚。朋友给他指明三个部门,让他挑选,而且到那个部门都是一把手。分别是税务,医院,粮库。税务是有油水的,而且工资高。但是很繁重,爷爷又是个外行,加之奶奶的叔伯弟弟在这个部门,本来就表现不好,此后要是来了一个管事的姐夫,岂不是要美得上天,爷爷又没法管教他。爷爷当时意冷心灰,不想再劳心费力,他选择了医院,一九七七年,爷爷到朱家房镇医院当起了书记,只是个挂名的虚职。在此期间,爷爷终日靠打麻将打发时间,或者靠吸烟喝酒麻痹自己,他的身体越来越不好。

平淡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