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节(上) 下山(1 / 2)三教九流首页

没过多久,郭不守换了一件新的玄黄道袍出来,卖相倒比原来那件邋遢的青色旧道袍好多了,不过郭不守脸上的表情仍不大自然,向着李易言简意赅的说了个“走”字,抬脚望道观外面而去。

李易自不会哪壶不开提哪壶,赶紧默不作声的跟上。

两人行得一阵,李易想起郭不守先前将宝贝的境界品级说得那么玄乎,对自己手中的铁剑也多了一份期盼,道:“师傅,弟子的铁剑不知道是什么品级?”

“呃……这个没品级,是山下村庄里……铁匠铺的王麻子送的,徒儿将就着先用会。”郭不守有一些尴尬的回答道。

李易无语,早知道就不问了。

望着李易幽怨的眼神,郭不守连忙劝解道:“其实王麻子手艺很好的,山下看门的老苍头花了五钱银子在王麻子那里买了把砍柴刀,用了几十年都没有出现缺口。”

感情自己手中的铁剑和山下看门人老苍头的砍柴刀是一路货色,李易在心中想象着自己挥剑砍柴的情景,顿时欲哭无泪。

好吧,师傅说得没错,将就着先用吧,有总比没有好。

两人便走便说间,已经来到了半山腰,在山腰处有块一硕大的黝黑石头突兀而出,凌空插在悬崖峭壁上,在岩石上面建有一八角小亭,名唤“凌云亭”,小亭造型别致,玲珑新颖,面对着悬崖峭壁下面的万丈深渊,如果说那块岩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鹏鸟,那么凌云亭便是那大鹏鸟头上的冠冕。

郭不守与李易两人来到凌云亭里稍做歇息,初夏时节的太阳已经升上半空,鸟语花香乘着微风荡漾而来,四处一番欣欣向荣的气息,抬眼望去,山脚下极目处尽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之间,看起来赏心悦目之极。

“徒儿,你看到没有?那一片农田都是我等云山派登记在册的产业。”郭不守倚在亭角,指着那片农田,言语中非常自豪,道:“云山脚下的农田庄园,基本上都归我等云山派所有”。

什么?李易闻得郭不守的话语,瞬间凌乱。

想起这七八年来所过的日子,那是怎样的一种非人生活?天天去山里采摘一些野菜野果,伴着糙米饭一起咽下去,搞得每次吃饭前,李易总不自觉的想到山里的野人。

一年到头来,想要吃顿肉打打牙祭还得等到各路神仙的诞辰,由山下的村民们在烧香时献上。

本来李易还可以去山里打打猎,可是在太阴日那晚被一众**们认主后,李易便息了这种心思,生怕一个不小心,就错手斩杀了自己人。

我还道云山派没落许久,孤家寡人两袖清风穷得叮当响。再说道教不是讲求“出世”么?李易以为修真者隐居深山老林,与世隔绝,要的就是这种清苦的生活,并以此来磨练自己豁达的心态。

如此种种,导致李易一直没有过问这些“俗事俗物”,然而就在李易已经习惯这种野人生活的时候,郭不守突然告诉自己:徒儿,你以前吃的苦都白挨了,咱们云山派是方圆百里内最大的地主,富得流油,咱们是坐在金山上要饭……

师傅啊,你倒好,隔三差五的整只烧鸡来祭祀祭祀你的五脏庙,可你知不知道弟子我现在正是长身体的黄金时期,饮食需要荤素搭配才叫合理,过了这村可没有那店了的!

李易一脸黑线,站在郭不守身后真有一种欺师灭祖的冲动,恨不得一脚将郭不守踹下这凌云亭。

郭不守并没有发现李易的“欲行不轨”,还在继续的说着相关话题,讲那些名门大派都有自己的相关产业,如道教龙虎山所在的整个县城都被划作了天师派的道场;儒教岳麓书院这些年来通过巧取豪夺,几乎将长沙城一扫而空;而佛教少林寺与儒教嵩阳书院同处登封城,没办法,两者只好握手言和,将登封城平半而分。

“太上老君说什么‘无为而治’,孔老夫子说什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如来佛祖说什么‘六根清净’,嘿嘿,不知道三位祖师爷得知弟子们的不肖,一个个的是什么反应?”郭不守变成了一个愤青,冷声嗤笑道。